當媽就是過五關斬六將啊,育兒路上不用死守教條,大家且戰且走。
有讀者私訊討論,最近剛送托嬰的孩子回家半夜狂哭該怎麼辦?她請教其他教養專家媽媽,建議她"半夜哭不是沒安全感,不要抱,不要妥協,建立規矩,忍耐過渡期"
她試著不抱,講道理,忍耐孩子連續每晚哭鬧不停,但全家長期嚴重睡眠不足,眼看馬上要回職場了,她很困惑苦惱。
嗯哼老娘完全了解,我不是育兒專家,但是過來人,別看娘娘現在是來報恩的貼心孩子,但老讀者都知道她小時可是磨娘精討債王啊!
娘娘三個月時某天睡過夜了,那時我以為是各種睡前儀式培養得好因此自鳴得意,殊不知四個月起才是惡夢開端。
不明原因,娘娘開始每晚一點從睡夢中驚醒崩潰尖叫嚎哭,餵奶不喝尿布換也沒用,聲嘶力竭全身冷汗噴泉吐奶是家常便飯,哭上兩三個小時不停。
查各種資料看了許多醫生,排除長牙腸絞痛脹氣等病理性原因,最後只能判定是"夜驚"
"夜驚"是夜間突然出現的極度恐懼和驚恐的發作,表現為突然坐起,尖叫、呼喊或哭鬧,可有心動過速、呼吸急促、出汗、皮膚潮紅等自主神經系統興奮的症狀。
聽起來是不是很像惡魔附身?
放著哭絕對不行,娘娘有呼吸屏息症,哭過頭就會忘記呼吸全身發紫僵硬很危險,只能抱著哄,雖然還是斷斷續續哭,但起碼不會過度激動,我們也可以斷斷續續的睡一點。
於是睡前我都惶恐焦慮"怎麼辦她今天又要哭多久?"每晚連續哭哭上幾個小時不停,到最後真是佛都有火啊,精神耗弱崩潰對孩子咆哮一起痛哭都發生過,什麼溫柔堅持育兒教條早甩到爪哇國去了。
走投無路時什麼衣服倒過來曬,床下扣一個碗,帶雞蛋去收驚,各種奇葩偏方都試過了,就差沒給她喝符水了,依然無效。
娘娘就這樣輪流睡在父母身上兩年多,因為情況特殊,講給別人聽也不太能理解。
"抱習慣寵壞了"
"建立孩子睡眠規律是父母的責任"
"幾歲孩子都可以聽得懂,不應該妥協"
聽到這種話我都苦笑搖頭,沒有親身經歷真的不能明白吧?我相信很多孩子能被訓練的很好,但的確就是有不能被訓練的固執難搞孩子啊!
艱苦磨合到三歲,也許是大腦放電機制成熟了,情況突然好轉,現在娘娘四歲半,可以在自己小床睡到天亮,前面三年夜夜嚎哭就像場恐怖惡夢一樣煙消雲散。
是做了什麼改變嗎?還真沒什麼特別,我想純粹是時間到了(媽媽的債還完了)吧。
娘娘例子可能比較特殊,我想說的是孩子不是量產的一致化機器,就算是,也可能會抽中說明書和客服無法處理的機王。我知道,因為娘娘小時候就是機王。
每個孩子不一樣,每對父母能承受的狀況也不同,育兒專家說的話當然值得嘗試,但如果真行不通了就果斷放棄吧!
不用抱當然最好,但抱著睡全家能睡好一點那就抱吧!都要累死了還說什麼規矩?媽媽活下去才有機會建立規矩啊!
至於抱抱睡會不會寵壞?我是覺得不會,不論白天黑夜,擁抱都是很自然溫暖的事情。給足了安全感,娘娘越睡越久越安穩,最後自己成功睡在小床上。
妳家孩子好帶嗎?如果是敏感難帶的孩子,需要耗費更多心力照顧,但長大的確特別體貼暖心,這是我能給的鼓勵。
圖片是曾經的溫磨娘,現在的溫暖娘,媽媽也算是苦盡甘來了。(還沒分房呢又是一個考驗)(而且以後還有青春期)(噢閉嘴別說了)
#Angrylababy
#曾經的機王
更多即時日常在IG👇🏻
https://instagram.com/angrylababy2018?igshid=1jxcj6fq9bipz
::::::::::::::::::
娘娘吃的日本LCH益生乳酸菌第三團來了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262161817578387/posts/993604574434104/?extid=bED1jYWcSrD1EdfL&d=n
買好一點,喜歡一點,用久一點。
歡迎加入溫太俱樂部❤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angrylababyshop/
🚸對Tot school homeschool ,孩子邊玩邊學各種玩具教具主題有興趣,這裡請👇🏻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307095596893215/?ref=share